
東大生產技術研究所利用低品位鈦廢料實現(xiàn)純鈦回收再利用
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的谷諾內勇樹助教與岡部徹教授開發(fā)了通過回收再利用混雜著鐵、氧氣的低品位鈦廢料生產純鈦的技術。在回收再利用的冶煉過程中,氯化鐵用于與廢料進行反應。這樣一來,以前難以處理的廢棄物通過相互組合就能夠得到有價值的鈦。
由于鈦塊在切割后存在表面氧化、易混入冷卻液以及切削設備的金屬等問題,回收利用難度較大。因此,制訂了低品位鈦廢料與氯化鐵進行反應,再回收四氯化鈦氣體的工藝流程。
四氯化鈦在下一個工藝流程中被還原,從而得到純鈦。氯化鐵是鈦冶煉過程中產生的難以處理的廢棄物。合理使用氯化劑可以降低成本、提高資源效率。一直以來,鈦廢料與氯化鐵發(fā)生反應后就會在鈦表面覆蓋上一層鐵,導致鈦與氯化鐵的反應終止。此次,以添加氯化釤的氯化鎂的熔融鹽為媒介,使之與鈦發(fā)生氯化反應。由于氯化鐵與鈦不發(fā)生直接反應,因此不會出現(xiàn)反應停止的現(xiàn)象。在實驗當中,鈦棒經過1100℃處理后,1個小時就可以發(fā)生完全氣化。
譯自《日刊工業(yè)報》電子版 2015.4.9